在網上觀看外籍學生的散手影片,開始時祗看到學生只做防守動作,沒作攻擊或制止動作,腦裡頓時冒起個武字,止戈為武。
“武”字從“止”從“戈”,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。意謂能止戰,停止使用武力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後也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為玉帛,才是武術的最高境界。
語出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「非爾所知也,夫文,止戈為武。」
指合止戈二字為武字,因若止息干戈,停止戰爭,才是真正的武。
唐.楊烱〈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〉:「若乃五材並用,誰能去兵?七德兼施,止戈為武。」
止戈為武,制止戰事稱之為“武”。字面上是解釋“武”字由止、戈兩部分組成;另一方面也是說造字之初人們認為,能夠制止戰爭的才算“武”,武力存在的意義是維護和平。
武(wǔ)的發音出自於舞。
“舞”是先於“武”出現,用來彰顯身強力壯、矯健靈活的行為。後來,因為出現爭鬥,繼而立武:停止爭鬥的行為。六尺為步,半步為武(舉戈而止)。武,即界定了人的安全範疇。
止,計量單位,半步的意思。
周代以八尺為一步,秦代以六尺為一步。武取止戈二字組合,取其“半步為安全範疇“的意思。
V.t., to stop s.t., (as bleeding, cough, thirst, hunger, gossip, pain, itch,
anger, etc.): 止戈為武 (AC) to disarm military prowess (from an ancient
explanation of the character 武 as consisting of “stop”and “arms”);
在尋找止戈為武的解釋中,香港電台有段影片,講述六、七十年代武館,功夫文化的興衰,值得觀看,連結: https://podcast.rthk.hk/podcast/item.php?pid=1315&eid=103924 /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fZITF9T2fU。
止戈為武
有說「止戈為武」,化干戈為玉帛,以武能止戰,才是真正的武術精神。武術中的「信因果、明善惡、尊道重德」,正是香港現今分裂的社會所欠缺的。自二十世紀以來,香港是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樞紐,而功夫電影,亦成為推廣功夫的重要媒介。當中以劉家良師傅導演的功夫電影,將武術融入流行文化、將傳統武德、武術研習帶入電影,影響深遠。可惜隨著年月發展,現今功夫電影側重特技、美學,慢慢取代了七十年代、劉師傅所堅持的硬橋硬馬真功夫。而且,社會學習武術的潮流,往往隨著電影熱牽動,未必能持續。
劉家良長女劉萬儀,小時候跟父親習武,後來因出外就學而中斷。自父親去世後,萬儀醒覺自身傳承劉家洪拳的責任,並立志傳承劉家兵器「三節鞭」,同時希望成為武打女星,希望將劉家洪拳武術,透過電影,再次發揚光大。
功夫電影的興起,當年在香港牽起一鼓功夫熱潮。六、七十年代武館在香港盛行,巔峰時期,香港武館多達四百多間,多數位於唐樓,成為香港特色。65歲的麥志剛師傅,當年亦受功夫電影的吸引習武,學習洪拳,曾經在油麻地擁有自己的武館,後因租金太貴關掉。現時一星期七日,在不同地方教拳,九龍公園、沙田婚姻註冊處外、中環碼頭、友愛體育館等流動授課。麥師傅見證功夫文化在港的興衰,與社會發展相輔相承,亦感嘆速食、快餐文化蠶蝕珍貴傳統,民間力量亦有限,希望政府投放資源,保留本港獨有的武術。
參考: